網路城邦
一切法得成於忍
(
新版
)
首頁
文章創作
個人相簿
訪客簿
作家簡介
加入好友
|
推薦此部落格
|
加入我的最愛
|
訂閱最新相片
作家:真空妙有
個人相簿
/
淨空法師語錄
顯示模式:
縮圖
文字
共
100
張相片|總大小
1,115
KB|瀏覽人次
23,541
選擇排序方式
格主自訂
最新相片
相片標題
最多瀏覽
最新回應
最新推薦
第
1
2
3
4
5
頁/共
5
頁
學佛修行,貴在腳踏實地,切勿詐現有德之模樣,逢人巧說浮誇,未得言得,無戒言戒。儒者尚且恥有其德,而無其行。學佛人更不應欺世盜名,這樣只有損己不利人。
瀏覽
194
|回應
0
|推薦
0
真正深信因果,就不敢起惡念。看到兩個人不和,我們明瞭這是他們的業報,不必打抱不平。自己遇到逆境,吃苦受罪,要知道逆來順受、隨緣消業,決不可怨天尤人。
瀏覽
223
|回應
0
|推薦
0
雪公勉勵弟子們說:「修行全在個人覺悟,三業清淨,但去凡情,將世俗事放下就成就。」
瀏覽
153
|回應
0
|推薦
0
雪公言: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庸人是惹是生非,從中取利,渾水摸魚之人。」想想天下生變,社會動盪,團體不安,不正是庸人從中攪擾的嗎?
瀏覽
170
|回應
0
|推薦
0
讀聖賢書,可以增長智慧,修身養性。書讀多了,自然心平氣和,遇事篤定,胸襟坦蕩。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瀏覽
183
|回應
0
|推薦
0
名利中人,即便信佛,亦是隔靴搔癢。因為喜名者,怨必多;喜利者,智必昏。如此雖名學佛,卻憂惱無邊,無法獲得真正清涼。
瀏覽
193
|回應
0
|推薦
0
蓮池大師說,在家出家,一切人等,凡有所求,不必勞形役志,百計謀畫。希望成功,亦不必禱神祠天,宰殺牲牢,請乞福祐,但發心積善,善集愈多,必能隨其所求,而滿其所願。
瀏覽
196
|回應
0
|推薦
0
學佛必須往自己身上體會,才能受用。如果光只在文字上摸索,黑的字,白的紙,本身習氣絲毫不除,這只是「依文解義,三世佛冤。」
瀏覽
160
|回應
0
|推薦
0
慈舟大師云:「大家在用功時,心如果跑了,要識得,勿隨妄想跑。怎麼叫用功?莫令妄想打成片,識得是妄,妄想即瓦解冰消。」
瀏覽
244
|回應
0
|推薦
0
我們念佛時,經常妄念紛飛,浮浮泛泛,無法專注佛號,若常念及「生死事大,無常迅速,一失人身,萬劫難復。」則信願便更加真切。
瀏覽
179
|回應
0
|推薦
0
訓俗遺規言:「凡人施恩澤於不報之地,便是積陰德以遺子孫。使人敢怒而不敢言,便是損陰德處。」
瀏覽
202
|回應
0
|推薦
0
既念佛求生西方,必須發慈悲心,行方便事,息貪瞋痴,戒殺盜淫,自利利人,方合佛意。
瀏覽
156
|回應
0
|推薦
0
佛家戒律以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來警戒修行人,慎防口過。願同修念阿彌陀佛,謹口勤修。
瀏覽
763
|回應
0
|推薦
0
古德說過,舌頭是口雙鋒的利劍,它一旦出了災禍,一邊傷了別人,同時另一邊也傷了自己。佛家戒律以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來警戒修行人,慎防口過。
瀏覽
198
|回應
0
|推薦
0
貪是愛的極點,凡事到了極處,就生變化,好比大寒之後,即是立春,大暑之後,便是立秋。
瀏覽
179
|回應
0
|推薦
0
古德云:要息一切名心、官心、慾心、世間心、貪戀心、貢高心、遮護心及人我是非心。
瀏覽
196
|回應
0
|推薦
0
凡夫俗子,目光如豆,只見跟前私利,俗念紛繁,攀緣不放。修行人當目光如炬,曉見出世法益,一切放下,俗緣漸隔,道心日生,漸離生死,獲大自在。
瀏覽
163
|回應
0
|推薦
0
為何妄念常起?乃在不明佛理,不知所受皆苦;不知人命無常,故心放逸散亂。若能了知命存在呼吸之間,為了生死,當力求解脫,則心漸可收矣!
瀏覽
225
|回應
0
|推薦
0
修行人均知起瞋恚之心,是三途種子,不能成佛。必須放下萬緣,心平氣和,提起佛號,才能與佛感應。故而瞋心常起,心即遠離淨土,修行人心中念瞋則障佛,往生無望矣!
瀏覽
194
|回應
0
|推薦
0
持齋與吃素,乃係二事,不過此二,有聯帶關係而已。持齋者,嚴淨身、口、意三業;而必兼素食。吃素者,不食葷腥,此其小別。故而修行之人,當奉持齋,非僅吃素而已。
瀏覽
161
|回應
0
|推薦
0
第
1
2
3
4
5
頁/共
5
頁